台中榮總與國家實驗研究院研發「抗生素藥敏檢測晶片」,能縮短敗血症檢測時間,從原有需4天、96小時檢測的時間,大幅縮短到只要51小時的時間,約縮短近兩天時間。(記者蘇孟娟攝)

2018-09-04 16:44

〔記者蘇孟娟/台中報導〕治療敗血症分秒必爭,台中榮總與國家實驗研究院研發「抗生素藥敏檢測晶片」,能縮短敗血症檢測時間,從原有需4天、96小時檢測的時間,大幅縮短到只要51小時的時間,約縮短近兩天時間,可望提早診斷、給藥治療,降低病人因敗血性休克死亡情況。

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說,敗血症是指病菌侵入人體後造成的全身性嚴重發炎反應,隨病程發展會造成器官功能衰竭,博客來網路書局死亡率達20%~30%,臨床上皆是先給予經驗性抗生素,等待抗生素敏感性報告出爐,再調整最適合的抗生素。

許惠恒說,問題是現行敗血症檢測從確認病菌到找出正確抗生素,約需96小時,也就是4天才博客來網路書店能確認抗生素,對分秒必爭的敗血症治療是一大挑戰,中榮醫療團隊一直希望能設法縮短檢測時間,助敗血症病人能提早正確用藥治療。

台中榮總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奈米元件實驗室2年前攜手研究,開發出「抗生素藥敏檢測晶片」,目前已能將檢測時間大幅由96小時縮短到51小時,省下近兩天的時間。

中榮指出,當病人出現敗血症的症狀時,一般醫院的做法,是先抽血培養48小時,確認血液中含有細菌;再塗在培養皿上,培養24小時,等培養皿中的細菌濃度提高到一定程度,並待影響檢測結果的血球破裂;接著將細菌裝入不同試管,並在各試管中分別投入不同的抗生素,等待16~24小時,根據細菌的成長情形,研判哪一種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細菌,全部過程約需96小時。

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博士鄭宜肪利用光電整合晶片科技,開發出「抗生素藥敏檢測晶片」,利用電流操控的方式,將血液中的微量細菌集中到很小的區域內,這項技術同時能將會影響檢測結果的血球隔離在外圍;搭配奈米感測晶片可查知極為微小的細菌濃度變化,提早確定適用的抗生素。

鄭宜肪說,這個技術只要經過前述第一步驟的48小時培養、確定病人血液中含有細菌後,即可分別裝入不同試管,直接投入不同抗生素,約等3小時後,即使各試管內細菌濃度僅有極微小變化,透過晶片能快速辨別細菌種類,據以確認使用何種抗生素,讓總檢測時間有效自96小時縮短到51小時。

此外,和現有檢測方博客來式相比,抗生素藥敏檢測晶片的檢測成本也降低許多,一塊晶片目前因研究中約需1元美金,未來若商品化,可望再大幅降低。

目前這項晶片已進入人體臨床實驗,鄭宜肪指出,初期進行136例檢測,運用這個技術與傳統檢測方式檢測結果的符合率高達88.2%,下一階段將進行1到2年的巨量臨床實驗測試,可望第3年達到商品運用,屆時可望降低敗血性休克造成的死亡率及檢測成本,對患者、醫師、家屬和醫療系統都是一大福音。
DE307A074A16FD54
arrow
arrow

    moralesmbn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